“底蕴的厚度,决定事业的高度。”
接到编辑部约稿时,你,其实一直在犹豫。一个渺小而平凡的姑娘,一个物理学的初级研究者,凭什么,去谈自己对科研炽烈的热爱;凭什么,去谈自己改造这个世界的梦想?学习物理的梦,对真理的执着,也许仅仅源于一个希冀或恳求——能够让你的灵魂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,仅此而已。而这小小的希冀,却支撑你,让你怀揣对神秘自然的崇敬,对浩瀚星空的渴求,在科学探索,格物致知的路上坚定前行。
作者担任“2016年十佳新锐科普创客大赛暨三分钟物理”科普颁奖典礼主持
对!这仅仅对精神生活独立价值的追求!犹记得,年幼的你在身为科学家的外公那,如饥似渴的在外公家的书架上阅读着他的那些充满灵性、充满智慧的书籍,在海边听外公讲他虽然贫寒却依然在实验室摆弄瓶瓶罐罐,钻研难关的青葱日子。那时的你,如一只猫咪一样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,不停的在外公身后追问着为什么,小鸟为什么吟唱,天空为什么湛蓝,月儿为什么圆缺,而那时候的外公,总是微笑的听你那些幼稚的问题,很有耐心的慢慢解答。幸运如你,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欲,对于自然科学的探索情,就是从那时候就培养了起来。而一路走来,也多亏了这科学的点滴熏陶,对自然和真理的敬畏,让你的灵魂,能够在这充斥着浮躁喧嚣,充斥着功名利禄的世界里,依然能够保持理性,充满了求索的欲望,用激情去摄取新知,用学习,唤醒柏拉图口中那永垂不朽的灵魂,有关于神圣天国的回忆,去欣喜若狂的度过那些没有星星陪伴的夜晚——那些肉身虽然疲乏,但内心却充盈的夜晚。
“ 为什么那么多人开车回家,到楼下了不下车还要在车里坐好久?”你突然想起了知乎的这个问题,暗自好笑。在中科院做一名好学生,在实验室做一名好员工,在家里做一名好女儿,也许未来还要做一名好妻子,好母亲……生活和社会将要赋予你的角色太多太多,但只有坐在车上迟迟不愿上楼的你,才是真正的你。这,正如同埋头苦读的那段岁月,孤独而又漫长,虽有着不被世人所理解的艰辛,但正是这漫长的时光,才能让你沉浸下来,丰盈起来。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,你知道人生如一场长跑,而你,愿意用学习和知识不断的提升自己底蕴的你,绝不会在半路就感到疲倦一定会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你,已蓄势待发。
凝聚园的桃花开了又谢,谢了又开,在转瞬即逝的5 年时光,你耐心的用智慧提升灵魂,一步一步走向心灵所向往之永恒。
花信渐远,但才华将至。
“没有不带阴影的太阳,应该了解黑夜。”
莫名想到了加缪的这句话,送给在深夜,迷失在G7 高速川流不息车流中的你。远处是熠熠生辉掩盖不住奢华的高楼,脚下是悬浮于黑暗恐惧之中的斜拉桥,前面是体积庞大让人窒息的渣土车,此时在车中的你,却妄想于喧闹杂乱中寻找安宁,于黑暗静默中寻找光明。你心无旁骛的思考,科研所赋予你真正的使命。是啊,在这物欲愈发横流的年代,你的内心却越发的纯粹了起来,像那善良且执拗的格拉古,愿为内心深处的正义和公正,甘受愚民和元老的责辱和棍棒,在生命的最后一刻,静静的让台伯河抚摸伤痛,仰望着星空,守护着自己最坚定的信念。
其实你有个保持很久的习惯,每日在清晨的阳光中,踏入物理所红砖楼的正门,都会默读墙上的所训——穷理,有容,惟才,同德。转眼间已是第4 个春秋,你却有了更多的感悟。其实所谓的万众瞩目,所谓的功成名就,一切皆是外部世界的所赋予你的荒诞欲望罢了,如屈服于生存斗争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,放任自己的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,只剩一副碌碌而为的躯壳,那将是多么可悲而又可叹。而对漂亮的数据、完美的文章的渴求,最终不也会落得如希绪弗斯一样荒谬的命运,竭尽全力推起名利的巨石,再眼睁睁的看着它滚落山下么?只是你知道,希绪弗斯内心充满着热爱和执着,在这单调的命运安排中不放过每一处细小的欢乐,正如你知道所谓的实验结果,所谓的文章发表,这决不是衡量一个科研工作者成功与否的全部标准,只有探索过程中的酸、甜、苦、辣,才是你5年青葱岁月里的汗水结晶,才是你手捧毕业证书,灯火阑珊的那个夜晚,满心的喜悦和幸福。
幸福,才是人生的目的。那在18 世纪革命之夏,敢于提笔写出“人人生而平等”的杰斐逊,其实是你黑暗中一直追随的指明灯,而他人文主义精华部分——高尚而优雅的精神享受,追求内心宁静的幸福权利,更是你在这主流物质主义、享乐至上的社会中,心无所扰,独自坚守的人生意义。你愿在繁忙的科研之余每日坚持练琴绘画,静静读书思考;你愿在偶尔而来的空闲时间旅行摄影,与有趣的灵魂彻夜长谈;你愿在学生时代珍惜每一次上台主持、组织活动、弹琴跳舞的机会,磨练心智。你不愿过他人口中枯燥且单调的求知生涯,你也知道你并不是别人口中“不务正业”的女博士,只因这些热爱生活的细节,才符合你生命中至善幸福的定义,它远不能用几个数据,几篇文章,几个offer 来衡量,它关乎于你5 年沉默岁月的暮暮朝朝,它符合于你毕生为之奋斗不休的骄傲信念。
急功近利的青年爱讲愁滋味,但年老失聪的贝多芬却奏起了欢乐颂,你愿用勇气拾起对荒谬命运的蔑视,愿用探索充实你从不随波逐流倔强的内心。
“孤独是生命里必有的黑暗,它无法穿越,也不可战胜。”
2017 跨年夜,依旧关着灯,静静的看着窗外烟花绽放,你突然想起了那本《十一种孤独》。也许正如理查德所言,生命的本质就是一次孤独之旅,像午夜启程的列车,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只不过途经的小站;也许真如周国平所言,每个人都在黑暗中并肩前行,用满腔热情和全身力气,走向各自的迦南美地,却无法向其他独行的灵魂描述出自己心中的圣地,究竟是怎样的一番风景。因为修行的路总是孤独,而生命的智慧也必定来自孤独。
所以,孤独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受?是你一直坚持独居独处的习惯,一个人吃饭、开车、看展、逛街、读书、旅行的时光吗?是你弹着200 年前同样独居的舒伯特小夜曲,浸没在窗外日暮西山的苍凉吗?是听着昔日小伙伴们的人生传奇,你想发声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的沮丧吗?是风正萧萧天未破晓,你强打着精神在京藏高速上拥堵,却还要再坚持的20 公里的困倦吗?是你日日夜夜用尽力气的钻研,笃定的相信和热切的期盼,最后却一场空的懊恼吗?你的孤独,无人感同身受,宛若独自在茫茫沙漠中前行的旅者,在求知和探索的苦行路上,孑然一身,凄美悲壮。
所以, 你的坚定又来自于哪里?是睡梦中嗅到的武大金秋第一缕桂香,珞珈山下的缱绻万千吗?是回忆里与兄弟姐妹们十指相扣,彼此相拥的情深似海吗?是你无论走向何方,都会带着导员离别前送你的派克钢笔吗?是你在国科大雁栖湖畔,数着满天繁星,对未来光明岁月的憧憬吗?是你在物理所,这个充满了顽强奋斗,拼搏进取的科学殿堂,日复一日的看文献、做实验、讨论交流,怀揣着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梦想,哪怕希望渺茫也坚持到最后的勇气吗?这是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坏的时代,每个人面前,可能应有尽有,每个人面前,也可能一无所有。唯只有虔诚的追随科学的信仰,而不是怀疑推翻踟蹰不前,才能驱赶黎明前的黑暗,走向幸福的彼端。
都说岁月催人老,时光却偏偏遗忘了仍坚守在凝聚园的你。读博这几年,你有时开怀大笑,单纯的像一个小女生,有时眉头紧锁,忧伤的像一个哲学家。你说你孤独,但你并不孤独,你只是把科学当作自己的宗教信仰,承认自己的一无所知,虔诚的做一个愿用余生全部的力量去钻研学习不断提升的信徒,无论喜怒哀乐如何变化,无论四季风景如何轮回罢了!
孤独之前是迷茫,孤独之后是成长。
本文选自《物理》2017年第3期
关注请加微信号: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
|